企业新闻

2008-03-18 14:04

圆安居梦想 铸常绿伟业

文章来源:常绿集团浏览次数:

 ——记常绿集团董事长  刘涛
     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这是一千多年前,诗圣杜甫冻馁中的安居梦想,也是现今常绿集团老总刘涛的事业追求。
      近年来,随着常绿集团蒸蒸日上,刘涛的名字不胫而走。虽是如此,采访刘涛还是让笔者颇感意外。一是意外于他的年轻。这么大一家企业的掌舵人,既没有饱经风雨后的沧桑,又不见多年打拼后的倦怠,神采奕奕,活力激扬,三十多岁的年轻少帅。二是意外于他的亲和。既不摆集团老总的架子,也没有成功人士的傲慢,推心置腹,谈笑风生,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。三是意外于他的坦诚。交谈中,既不躲躲闪闪,又不讳莫如深,没有商人的狡黠,透明得像个水晶玻璃人。
一间房,三千元,奠基业
      刘涛出生于1970年,聪颖早慧,少年得志。1991年就担任了规划设计院团委书记。无论从工作单位,还是未来事业的发展,刘涛的前方都充满了阳光,脚下铺满了鲜花。
      拐点发生在1994年。那一年,24岁的刘涛毅然辞去了让很多人艳羡的公职,下海经商办起了企业。很多人不解,甚至疑惑,扔掉好好的工作,抛弃美好的前程,非要自己办企业,这不是自讨苦吃吗?刘涛不这样想,他心中,一个男人,要有勇气出去闯荡,有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,成就自己的事业。为了这个梦,他下海了。
      怀揣自己多年积攒的三千元钱,租了一间房,外加三名员工,平顶山市常绿置业有限公司(常绿集团前身)正式成立。
万事开头难。创业伊始,一没经验,二缺资金,他唯一的财富就是年轻。年轻充满激情,年轻永不言败。年轻的刘涛全身心投入了工作。寒风里,骄阳下,大机关,小企业,有机会的地方就有刘涛的身影,而陪伴他的永远是那辆破旧的自行车。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闭门羹、不信任乃至遭怀疑的眼神之后,刘涛终于用自己的执著和真诚赢得了“上帝”的青睐,获得了一家储蓄所的装修合同。虽然合同额只有两万,可刘涛却把他看得像金子般珍贵。用他的话讲,开门第一单,那是公司的脸面。
      为了维护好“脸面”,竖起常绿的牌子,刘涛煞费苦心。选购材料时,他跑遍了市区所有的材料商场,货比三家力求最优;装饰施工时,他亲自带队,严把质量关;为了按时交工,他又和工人一道挑灯夜战,加班加点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刘涛的精益求精,力求完美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和赞许。常绿公司首战告捷。
    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。走好了第一步,下面的路也顺畅了许多。随后,刘涛带领公司又先后承接了神马集团小区、邮电局新华路住宅小区、沁园小区住宅楼、开源商贸城、春都集团平顶山公司小区住宅楼、河南省城建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楼、平顶山市民族委员会服务中心清真寺工程、平顶山市广电大厦绿化、中原商场等数十项土建和装饰工程。每项工程都做成了优质工程,放心工程,深受用户好评,竖起了常绿的品牌。
一颗心,一片情,育团队
      一路走来,常绿公司在刘涛的带领下有小变大,由弱变强,从最初搞装饰装修的小企业发展成如今集房地产开发、建筑、装饰、道路桥梁建设、广场园林绿化、物业管理、勘察设计、广告策划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。2003年,因公司规模的扩大,组建成立了河南常绿集团,注册资本达5000万,下辖3家子公司,员工总数2000多人,管理技术人员百余人。
      十多年,公司业务不断增加,公司规模快速扩张,其间有何秘诀?刘涛笑了笑,“一个字,人。”
      “人?”笔者很好奇。
      “是啊,人。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,没有团队的齐心协力,没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,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的。”刘涛解释说。
多年发展,常绿集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,而刘涛最为看重的就是企业的团队精神,主人翁意识。公司正常是早上八点上班,可许多员工都是七点半到,提前准备一天的工作。每逢公司上大项目,都是集中智慧,共同研究,集体讨论,集思广益,民主决策。这么多年来,公司很少有员工主动离职,高层管理团队更是跟随刘涛多年,共同打拼,一起奋斗的老部下。现在政府提倡和谐社会,落实到企业单位,就是要有一个和谐、团结的工作环境,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,要形成合力共谋发展,推动企业不断进步。常绿集团做到了这一点。
     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是公司对我们的信任、关心,感动着我们,也鼓舞着我们,提升着我们,许多员工如是说。
常绿对员工的信任、关心随处可见。常绿集团的高层管理团队,年轻得让人羡慕。董事长刘涛年龄最大也才37岁。其他几位副总都是七十年代生人,最年轻的一位副总今年才30岁。虽然年轻,但在公司里都是独当一面,各管一方的干将,得到公司充分的信任和授权。用刘涛的话说,年轻是我们的优势,年轻才有激情,有干劲,有着无穷的创造力,我相信他们,他们也让我自豪。
     公司不但对员工充分信任,还十分关注员工的成长,员工才干的提升。每周业务学习是常绿的固定节目,还时常会聘请专家来公司授课,讲授某方面的专业知识。对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,更是注重学习力的提升,副总以上都在清华接受过培训。
     其实从一些细节也能发现常绿对员工的关心。每年春节公司都会组织员工及其家属欢聚一堂,共度佳节;对优秀员工,公司还时常组织外出旅游,休闲放松。笔者刚进公司大门就注意到门口的一则通知,要求所有员工周六上午集体到市内某大医院体检。细微之处见真情,也许正是这些细节让常绿人的心更紧的连在了一起。
      人心齐,泰山移。常绿公司聚人心,成合力,众志成城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才成就了如今的辉煌。难怪刘涛说,常绿的秘诀就是“人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讲诚信,履责任,铸常青
      刘涛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,他的目标是要做中原房地产行业的第一! 
      经过多年发展,常绿集团有了巨大的飞跃。从一个3000元起步的小企业,到如今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企业集团,常绿成绩斐然,有目共睹。然而在房地产行业群雄并起的今天,成为中原第一,何其难也?刘涛的信心在哪儿?  
实现这个目标确实很难,但我相信,做企业和做人一样,只要重信守诺,讲究诚信,敢担责任,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,终究会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的,刘涛如是说。
      刘涛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2005年,公司投资上亿元在新城区购买了257亩土地,开发常绿·九天庄园项目。该项目规模庞大,规划设计标准高,被公司寄予厚望,视为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。然而由于对建材市场估计不足,项目建设成本不断攀升,以至于按当初所定价格,项目已处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状态。但刘涛认为,对顾客的承诺,一诺千金,不能因任何原因而随意涨价,即使亏本,也应由公司承担,不能转嫁到客户身上。刘涛举例说,同样是保险门,价格相差近千元,为了兑现承诺,也要选择优质建材。并且,为了取信于消费者,公司还定期邀请购房者到工地参观,监督工程进度,察看所用建材,确保工程质量。一个大工程,亏损千万元,而不降低任何一项材质,这就是刘涛,这就是常绿!
      不但对客户讲诚信,负责任。作为企业公民,刘涛领导的常绿集团在社会上同样承担起了责任,奉献着自己的爱心。从1994年公司成立以来,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。为受灾地区捐款,为教育事业出资,为贫困地区修路,帮失学儿童上学,在社会公益上,常绿从不落于人后。据不完全统计,多年来,常绿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已达近百万元。
      常绿的重诚信,负责任,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,也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。近年来,常绿集团先后获得了省建筑装饰行业“先进企业”、市“重合同守信用”企业、全市发展“非公有制经济”先进企业、“房地产开发先进单位 ”、“诚信推荐·放心房”企业、“平顶山市民营企业诚信纳税先进单位”等几十项行业殊荣。刘涛也先后获得了平顶山市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厂长(经理、董事长)、工程施工管理先进个人、湛河区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。常绿集团近期推出的“常绿·盛世锦园”、 “常绿·桃花源” 等项目也广受用户追捧,买者云集,申购踊跃。
      常绿的起步,缘于刘涛的梦想;常绿的发展,饱含刘涛的心智;常绿的未来,定是它名字的诠释,永葆活力,基业常绿!